
WD 藍標 SN5100 500GB
NT$1,300
容量: 500GB
介面:Gen4 PCIe 4.0
讀取速度:7100MB/s
寫入速度:6700MB/s
保固:五年保固
主要規格
容量:500 GB。
外型/介面:M.2 2280(80×22×2.38 mm),採 PCIe Gen4.0 ×4 + NVMe 接口。
NAND 型態:採用 SanDisk/WD 採用 QLC(4 bit per cell)3D NAND(BiCS8)技術。
記憶體緩衝/快取:為 DRAM-less(無內建 DRAM),使用 Host Memory Buffer (HMB) 技術。
順序讀取/寫入速度(500 GB 版本):
順序讀取:約 6,600 MB/s。
順序寫入:約 5,600 MB/s。
隨機存取 IOPS 大致為:讀取約 660,000 IOPS;寫入約 1,100,000 IOPS(500GB 版本)
耐用度(TBW, 總寫入位元組量):500 GB 版本約 300 TBW。
保固:5 年有限保固。
功耗:約讀取時平均 3.8 W,閒置睡眠模式僅 4 mW。
特色與亮點
這款 SN5100 是 WD/SanDisk 在 Blue 系列下最新的 PCIe 4.0 NVMe SSD,號稱比上一代 SN5000 系列快約 30%。
相對於過去 Blue 系列部分使用 TLC NAND,這次雖然轉為 QLC NAND,但依靠 nCache 4.0 快取技術來補強對大檔案處理的效能。
因為為 M.2 2280 無散熱片設計、體積小、功耗低,對於筆電或空間受限的桌機來說是比較方便的選擇。
價格相對親民:例如在美國 500GB 型號上市建議價約 USD 54.99 起。
注意事項/可能的缺點
因為採用 QLC NAND + 無 DRAM 設計(DRAM‐less),在**大規模持續寫入檔案(如重度內容創作、影片轉檔、大量資料流)**的情境下,表現可能較 TLC+有 DRAM 的 SSD 慢且容易降速。 多篇測試指出:500GB 容量版本在非常長時間持續寫入時的效能下降較明顯。
雖然順序速度標示為 6,600MB/s/5,600MB/s,但這為理論最大值,實際效能受主機平台、填滿率、散熱、快取狀態影響可能較低。
容量僅 500GB,如果你遊戲安裝、資料龐大、多媒體檔案較多,用 500GB 可能較快被填滿。
若你是追求極致穩定、高持續寫入、高耐用度或專業級應用(如伺服器、專業剪輯工作站),可能要考慮更高階(TLC、含 DRAM)款式。
適合的使用情境
想為桌機或筆電升級至 PCIe 4.0 NVMe SSD,享受較快讀寫速度與低延遲體驗。
主要用途為遊戲、一般多媒體使用、作為系統碟 + 主力遊戲載入碟,而非大量持續創作/專業編輯用途。
機箱/筆電內部空間有限,適合單面 M.2 2280 小體積方案。
想在預算內取得新一代介面(PCIe 4.0)而非只選用 PCIe 3.0/SATA 版本。
購買建議
若預算允許、且你未來會有較高容量需求(遊戲多、資料多、多媒體檔案多),可以考慮 1TB 或更大容量版本,以獲得更佳效能+更長使用壽命空間。
確認你的主機板支援 PCIe 4.0 x4,否則即使買了也可能受限於 PCIe 3.0 或插槽配置而跑不出最高效能。
若你使用的是筆電或散熱條件較弱的機箱,建議檢查是否需要加裝 M.2 散熱墊片/散熱片,以避免因長時間高速運作而降速。
查詢目前台灣市場售價比較是否合理/是否有促銷,確保與其預算/效益匹配。
若你經常進行大量寫入/專業剪輯/伺服器用途,可能要比較同級但更高端、且採 TLC+DRAM 的 SSD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