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碩 TUF-RTX5060-O8G-GAMING

華碩 TUF-RTX5060-O8G-GAMING

NT$12,990
型號:華碩 TUF-RTX5060-O8G-GAMING*金屬背板
核心時脈:2692MHz
記憶體容量:8G
卡長:31cm
散熱設計:三風扇
保固:五年保固
數量
即將發布
加入購物車
更多詳情

 

項目
規格
 
型號名稱
  TUF-RTX5060-O8G-GAMING(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OC Edition)
 
GPU 架構 / 核心
 NVIDIA Blackwell 架構,CUDA 核心數 3840 顆 
 
顯示記憶體
 8 GB GDDR7
 
記憶體介面 / 寬度
 128-bit
 
記憶體速度
 28 Gbps(有效頻率) 
 
時脈 (Boost / OC)
 預設 Boost 模式:2640 MHz;OC 模式:2677 MHz
 
AI 性能
 614 TOPs(部分宣傳中也有更高數字)
 
顯示輸出  
1 × HDMI 2.1b + 3 × DisplayPort 2.1b 
 
最大支援顯示器數量     
 4 個 
 
接口 / 擴展槽
 PCI Express 5.0 接口 
 
外形尺寸 / 插槽佔用
 長度 302 mm × 高度 133.5 mm × 厚度 62 mm(約佔 3.1 插槽 / “3.1 slot” 標示) 
 
建議電源
 550 W 
 
電源接頭 
 1 × 8-pin 
 
散熱 / 設計
 採用三風扇(Axial-tech fans)、MaxContact 散熱工藝、通風外殼設計、背板、防潮 / 防塵塗層、雙 BIOS 等 
 
其他特色
 軍規元件(TUF 系列常有加強電感 / 電容 / MOSFET)、強化結構設計、ARGB 燈效(支援 AURA Sync)等 
 

 

  1. 強化耐用性 / 軍規設計
    TUF 系列向來強調「堅固與耐久」,例如使用 TUF 電感、電容、MOSFET 元件,並在 PCB 上使用塗層以防潮/防塵。
    此外有強化結構、GPU Guard 等設計以減少顯卡因受力、彎曲、震動等導致的問題。

  2. 散熱 / 冷卻設計優化

    • 採三風扇的散熱方案,有利於在高負載下保持散熱效率

    • 使用 MaxContact 技術,使散熱器與 GPU 接觸面積更大,有助於熱傳導效率提升,降低溫度 

    • 殼體採「通風外骨骼(exoskeleton)」設計,強調導風與散熱通道設計 

    • 雙 BIOS 支援,允許在「靜音模式」與「性能模式」間切換,以控制風扇曲線 / 噪音與冷卻效果的折衷 

  3. 較高出廠時脈 / 性能空間
    OC 模式時脈達 2677 MHz,比許多非 OC 或基本版本略高,提供更多性能潛力。
    在遊戲 / 渲染 / GPU 加速工作負載中,這些額外的頻率提升可轉換為更好性能(視散熱與電力供應而定)。

  4. 支援現代顯示 / GPU 功能
    HDMI 2.1、DisplayPort 2.1 輸出支援高刷新率與高解析顯示器;支援 DLSS 最新版本、光追、AI 加速等 NVIDIA 新世代特性 

  5. 出眾的規格定位 / 類別差異
    相比某些更輕量、外形較簡單的版本,TUF 這張卡在耐用性、散熱與結構設計上更為講究,是偏向中高階定位的一張卡。

 

  1. 體積 / 佔用空間大
    這張卡長度 302 mm,高度 / 厚度也較大(佔用約 3.1 插槽空間)
    在某些中型或小型機殼中可能會遇到安裝空間不足、與其他插槽 / 擴充卡干涉的問題。因此買之前務必量好機殼內部能否容納這樣尺寸的卡。

  2. 功耗 / 散熱要求
    雖然官方建議電源 550 W 就可以搭配正常使用,但在搭配高效能 CPU / 多硬體負載時,需要整系統(CPU、主機板、硬碟等)功耗有餘裕。
    若機殼通風不佳、風道設計不好,或是散熱不充分,長時間高負載可能導致溫度偏高、降頻或噪音上升。

  3. 記憶體容量限制
    8 GB 雖然對大多數 1080p / 1440p 遊戲已經足夠,但在未來 4K、高畫質 / 超高解析貼圖、大型場景遊戲或專業應用(如大型 3D, 高解析度影像處理)中可能會受記憶體空間限制。這是整個 RTX 5060 系列面臨的普遍挑戰。

  4. 產品定位與價格溢價
    因為屬於 TUF 系列、有加強設計與耐用性,加上 OC / 三風扇設計,可能會比較基礎或入門版本(如 “Dual” 系列、低剖面版本等)價格稍高。你要評估這些設計價值是否值得付出這些溢價。

  5. 潛在升級空間壓力
    如果你未來想升級到更高階的 GPU(例如 RTX 50xx 中更頂端的型號),這張卡在效能上可能會變成瓶頸。若你的用途極端需求(如高 FPS 4K 遊戲、重度 GPU 渲染 / AI 計算等),要考慮是否直接投更高階卡會比較長期划算。

 

  • 想要一張兼具 耐用性、散熱能力與不錯性能 的中高階卡,而不是最便宜或最簡單的版本。

  • 機殼空間充足或是你願意選用中/大型機殼,以容納這張偏長偏厚的卡。

  • 用途是以遊戲為主(尤其是 1080p、1440p,高畫質或光追設定)同時也偶爾做影像 / 3D / GPU 加速工作。

  • 重視長時間穩定性、低故障率、良好的散熱與壽命,希望卡子能用較久。

  • 如果你的預算允許,希望在價格與效能中有比較可靠的保險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