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!-- Google tag (gtag.js) -->
微星 MAG B860 TOMAHAWK WIFI

微星 MAG B860 TOMAHAWK WIFI

NT$6,890
型號:微星 MAG B860 TOMAHAWK WIFI
尺寸:ATX
支援:DDR5
插槽:4DIMM
無線和藍芽​:Intel 5G+Wi-Fi 7
保固:註冊五年
數量
即將發布
加入購物車
更多詳情

 

  • 晶片組/平台:採用 Intel B860 晶片組,插槽為 LGA 1851,支援 Intel Core Ultra 系列(Series 2)處理器。 

  • 記憶體支援:4 條 DDR5 UDIMM 插槽,最大容量達 256 GB。官網列出支援超頻至 DDR5‑9200+(OC)等級。 

  • 擴充與儲存支援:

    • 主顯卡插槽:1 × PCIe 5.0 ×16(由 CPU 提供)及其他 PCIe 插槽組合。 

    • M.2 插槽:三個 M.2 插槽,其中頂端為 PCIe 5.0 ×4,其他兩個為 PCIe 4.0 ×4。 

    • SATA 接口:4 × SATA 6 Gb/s。 

  • 網路/無線支援:內建 Wi‑Fi 7(802.11be)模組與 5 Gbps 有線網路(5G LAN)。 

  • 板型/尺寸:ATX 格式主機板,適合標準機殼配置。 

  • 其他重點特色:強化散熱設計(如大型散熱鰭片、M.2 Shield)、MSI 的 EZ 系列便利裝置、Thunderbolt 4 支援等。 

優點

  • 新平台支援強:LGA 1851 + B860 晶片組,在效能與未來升級潛力上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  • 記憶體與儲存擴充能力佳:支援高速 DDR5、大容量記憶體、PCIe 5.0 M.2,對於高效能系統非常適合。

  • 網路/無線能力強:提供 Wi‑Fi7 + 5G LAN,對於遊戲、串流或需要高速網路環境的使用者是加分項。

  • 標準 ATX 格式:機殼選擇彈性高、擴充插槽較多。

  • 好的整體配備:從擴充槽、散熱、未來可用性來看都是中高階主機板水準。

適用情境

  • 想構建一台以 Intel 最新平台為核心,並希望主機板能「用得較久」的系統。

  • 機殼體積足夠、希望有較多擴充卡槽、記憶體通道、儲存擴充的使用者。

  • 對記憶體容量/儲存速度/網路速度有較高需求,例如遊戲玩家、內容創作者、直播用戶。

  • 希望系統具備「未來感」與升級潛力,而不只是基本用途。

限制與需注意的地方

  • 雖然功能很強大,但如果你的用途是「文書、上網、輕度遊戲」而非效能導向,那麼這塊主機板的許多高階功能可能暫時用不到,成本效益可能不如功能稍簡的板子。

  • 為了充分發揮(如 DDR5‑9200、PCIe 5.0 SSD、Wi‑Fi7)還需要其他配件(處理器、記憶體條、SSD、良好散熱)配合;若其他零件沒跟進,可能無法完全利用這些高階規格。

  • 如果未來有極度擴充需求(如多張顯卡、多擴充卡、大量儲存裝置),雖為 ATX、但仍須確認插槽佈局、電源供應、機殼空間等能否支援。

  • 安裝/使用前建議確認 BIOS 是否最新版,以及記憶體/SSD等配件是否在主機板相容清單內。

選購與搭配建議

  • 處理器搭配:既然支援 Intel Core Ultra 系列(Series 2),建議選擇與此平台匹配的新款處理器。如果使用較舊或低階處理器,可能無法完全發揮主機板潛力。

  • 記憶體建議:若預算允許,可選用高速 DDR5(如 6000MHz 或以上)以搭配主機板支援;若預算較少,選 DDR5‑5600~6000MHz 也是合理選擇。四條插槽讓未來擴充更方便。

  • 機殼與散熱設計:使用 ATX 主機板時,選機殼要支援 ATX 並且內部風道/散熱器選擇良好,特別若搭配高階顯卡或多 SSD。

  • 儲存/擴充考量:如果你會使用多張 NVMe SSD或超高速儲存裝置,那麼這款主機板非常適合。若只是一般用途儲存,可根據需求調整預算。

  • 預算配置:若整體預算有限,而用途為一般文書/多媒體/輕度遊戲,那麼也許可選功能較簡的板子,把預算轉至顯卡或記憶體。反之若你追求「效能 + 升級性」,這款主機板值得投入。

  • BIOS/相容性檢查:購買前或安裝後,務必確認主機板 BIOS 是否支援你所選處理器與記憶體條,避免日後裝機或升級遇到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