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Intel i5-14400F【10核/16緒】
NT$4,450
.核心/執行緒:10核 / 16緒
.基礎時脈:2.5GHz,最高4.7GHz
.功耗:65W
.內顯:無內顯
.包裝:代理盒裝
規格項目 | 數值 / 說明 |
---|---|
所屬世代 / 架構 | 14 代 Intel Core(屬於 Raptor Lake Refresh) |
處理器型號 | i5-14400F (無內建顯示晶片版本) |
核心 / 線程 | 10 核心(6 Performance 核 + 4 Efficient 核) / 16 執行緒 |
頻率 | P 核最大渦輪頻率:4.7 GHz / E 核最大頻率:3.5 GHz P 核基準頻率:2.5 GHz;E 核基準頻率:1.8 GHz |
快取 / 緩存 | L3 智能快取(Smart Cache):20 MB L2 快取總量:9.5 MB |
功耗 | 處理器基準功率(PBP / Base):65 W 最大渦輪功率(Turbo / PL2):148 W |
記憶體支援 | 支援 DDR5(最高 4800 MT/s)與 DDR4(最高 3200 MT/s) |
擴展 / I/O | 支援 PCIe 5.0 + PCIe 4.0 接口,最多 20 條 PCIe 通道 |
插槽 / 相容性 | FCLGA1700(LGA1700 插槽) |
最大工作溫度 | 100 °C(TJUNCTION) |
顯示 / iGPU | 無內建 GPU(“F” 表示無顯示功能版本)— 必須搭配獨立顯示卡才能輸出影像 |
特性與設計理念
下面是這顆處理器的一些關鍵設計與特色:
混合核心架構:結合 6 個高性能 P 核與 4 個效率 E 核,使得在背景工作、低負載情境下可節省能量,而在高負載時仍有足夠效能。
無整合顯示晶片 (No iGPU):作為 “F” 型號,它取消了內建的 GPU,那樣可以稍微降低成本,但也意味著你一定要配置獨立顯卡才能有顯示輸出。
支援現代 I/O 標準:包括 PCIe 5.0,以及新一代記憶體支援(DDR5)— 這使它比許多舊款中階處理器有更好的未來性。
強化多工與遊戲表現兼顧:在理論上,它能處理遊戲 + 背景任務同時進行的情況,也適合常需要開多個程式或流程的使用者。
功率控制設計:基準 65 W,對於中階平台來說屬於比較保守的功率設計,但在高負載下仍可能拉到其最高功率,系統設計要能配合。
優點
性價比高 / 整體性能均衡
在中階市場中,10 核心的設計在多工與遊戲間提供良好平衡。未來兼容性佳
支援 PCIe 5.0、DDR5,對於升級 GPU 或其他高速設備來說比較有潛力。低功耗 / 基準功率合理
在日常或輕量使用下,有優於一些高功率處理器的能效表現。適合混合負載使用
若你會邊玩遊戲邊跑其他工具、直播、錄影、影音處理等,有混合核心架構的加持有幫助。
適合的使用場景
玩遊戲(中高畫質)+同時開背景程式(例如監控軟體、影音播放、網頁、多重任務)。
內容創作 / 影音處理 /中等渲染 /轉碼 /影像編輯等會用到多核心應用的情況。
希望組一台新的中階電腦,未來有升級空間(例如換更強 GPU、SSD、更多高速總線設備等)。
如果你不在意沒有內建顯示功能、有打算使用獨立顯卡的情況。
使用這顆處理器時要注意的缺點或要在配置上特別留意的地方:
必須搭配獨立顯示卡
因為是 F 型號,沒有內建 GPU,如果你只是做辦公、文書、輕量用途且不打算用獨顯,這可能是一大不便。在極端高負載下功耗與散熱壓力可能增加
雖然基準功率僅 65 W,但在 Turbo 狀態下可能拉高電力使用與熱量產生,散熱與供電設計要足夠。核心 / 線程數雖比入門款高,但仍非旗艦級
若你從事非常密集的 3D 渲染、大型資料處理、超高分辨率影片剪輯等用途,可能還是會遇到瓶頸。記憶體 /主板選擇影響大
在高階平台中,記憶體時序、頻率、主板設計(VRM、電源供應)等對性能的影響變得比較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