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華碩 DUAL-RTX5060TI-O16G
NT$15,590
核心時脈:2632MHz
記憶體容量:16G
卡長:23cm
散熱設計:雙風扇
保固:註冊四年保
規格與架構重點
核心: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Ti(基於「Blackwell」架構)
CUDA 核心數:約 4,608 個
記憶體:16 GB GDDR7,記憶體匯流排為 128‑bit,記憶體速度為約 28 Gbps。
加速時脈 (Boost):在 OC 模式為約 2,632 MHz;標準 Boost 約 2,602 MHz。
輸出介面:3× DisplayPort 2.1b + 1× HDMI 2.1b。
接口/總線:支援 PCIe 5.0(向下兼容)規格。
尺寸:大約 229 mm × 120 mm × 50 mm(長 × 高 × 厚)/雙風扇設計、2.5插槽厚度。
建議系統電源:550 W(官方建議)/電源接頭為 1 × 8‑pin。
特色與亮點
大容量記憶體:16 GB GDDR7 於此級別卡片中是一大亮點,相比 8 GB 版本未來潛力更佳。
新一代架構與記憶體:GDDR7 + 128‑bit 匯流排 + Blackwell 架構,對於光線追蹤 (Ray Tracing)、AI 加速、DLSS 等新技術支援更完整。
緊湊型設計:尺寸約 229mm 長度,相對許多中階/高階卡更短,對小機殼或機箱空間有限的玩家友善。
接口齊備、支援現代輸出:DisplayPort2.1b & HDMI2.1b 支援 8K 解析度輸出,有利於未來升級更高解析度顯示器。
適用於多用途:遊戲為主,但也具備創作、影像處理、直播等用途的潛力,因為記憶體多、架構新。
注意事項與限制
雖然記憶體容量為 16 GB 很好,但仍有一些限制需注意:
雖然記憶體較大,但 GPU 整體效能仍屬於中階/中偏高階,不是頂尖旗艦,因此在極端 4K 高特效/高刷新率 (144 Hz+) 環境可能不是最高階選擇。
在安裝前需確認機殼空間:雖長度較短(229mm),但厚度 50mm、佔用 2.5 插槽,若機殼內部風道不佳或空間狹小,可能安裝有挑戰。
建議電源為 550 W 起跳,但若整機配置較高(CPU 高功耗、多硬碟、多風扇/水冷),最好電源稍大一些以確保穩定。
雖為 PCIe 5.0 規格,但若主機板僅支援 PCIe 4.0 或更低,理論上可能有少許性能限制,雖實際遊戲影響可能微乎其微。
如果你的目標是「長期使用、追求最頂級 4K/多顯示器高刷新率/專業 3D &影像處理/AI運算用途」,那麼雖此卡潛力不錯,但可能未來升級空間較小。
適用場景與推薦使用者
遊戲解析度為 1080p 或 1440p:希望在高設定(含光線追蹤 + DLSS)下遊玩,且希望記憶體容量更有未來保障。
想從較舊顯示卡升級,且對性能+未來潛力有要求,但預算仍在中階範圍。
機殼空間/電源配置已有一定基礎,並希望安裝較為簡單、尺寸不太過巨大。
兼用於創作/影像處理/直播遊戲但並非專業級運算為主。
若你機殼為小型系統 (SFF) 或空間較緊,長度 229mm 是優勢之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