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華碩 DUAL-RTX5060-O8G
NT$10,990
核心時脈:2565MHz
記憶體容量:8G
卡長:23cm
散熱設計:雙風扇
保固:四年保固
| 項目 | 規格 |
|---|---|
| GPU |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|
| CUDA 核心 | 3840 顆 |
| 顯示記憶體 | 8 GB GDDR7 |
| 記憶體介面 / 寬度 | 128-bit |
| 記憶體速度 | 28 Gbps |
| 時脈(Boost) | 預設 Boost 模式:2535 MHz;OC 模式:2565 MHz |
| 顯示輸出 | HDMI 2.1 ×1、DisplayPort 2.1 ×3 |
| 最多支援螢幕數量 | 4 個 |
| 尺寸 / 插槽佔用 | 228 × 123 × 50 mm,2.5 槽設計 |
| 電源接頭 / 推薦電源 | 1 × 8-pin,建議電源 550W |
| 特殊散熱 / 設計特色 | Axial-tech 風扇、0dB 停風、散熱背板通風孔、Dual BIOS 切換、強化背板與 GPU Guard 支撐結構等 |
| 架構 / 技術支援 | 採用 NVIDIA Blackwell 架構,支援 Ray Tracing、DLSS 4、Reflex 2 等現代技術 |
適中尺寸 / 相對緊湊的插槽佔用
雖然不是低剖面卡,但採 2.5 槽設計,在中型或標準機殼中仍有較好的兼容性。良好的散熱設計
使用 Axial-tech 風扇 設計,提高風流覆蓋與散熱效率。
背板設計有通風孔,幫助熱空氣排出。
支援 0dB 停風模式:在溫度較低且負載輕時會停止風扇運作,降低噪音。
有 Dual BIOS 切換:可在更激進的性能模式與較寧靜模式間切換,以配合使用需求(性能 vs 噪音/溫度)
效能定位與彈性
時脈已有微幅提升(OC 版本),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個出廠的性能加值。
支援現代 GPU 功能(光追、DLSS、AI 加速等),在遊戲與創作應用上有一定潛力。
記憶體速度達 28 Gbps,搭配 GDDR7,帶來較好的記憶體頻寬表現。
結構強化與可靠性設計
背板、GPU Guard 強化結構可減少卡板彎曲風險;支架板使用不鏽鋼材質提升耐用性。兼具遊戲與創作應用潛力
規格在中高階之間,在 1080p、1440p 遊戲中應能有不錯的表現;對於創作、影片剪輯、3D 軟體等,也有一定加速能力,尤其搭配 GPU 加速功能。
記憶體容量限制:8 GB 雖然對大多數遊戲已足夠,但在 4K、高品質貼圖、大型場景、未來遊戲中可能漸有吃緊的趨勢。
功耗與熱設計:在持續重負載或長時間運作下,散熱設計是否能維持理想溫度仍要看機殼風道與系統整體散熱。若機殼空間緊湊或風流不好,可能會出現熱降速現象。
尺寸考量:雖然是 2.5 槽設計,但實際長度是 228 mm,高度與厚度也要確認是否與你的機殼、其他擴充卡有衝突。
價格 vs 性能比:因為是 OC / 雙風扇設計卡,可能會比更基本或 “公版” 版本稍微溢價。要考慮是否這些額外設計與可靠性加值值得那部分價差。
未來升級空間:若你預期未來有很高的 GPU 需求(例如 4K 高效能遊戲、重度 AI / 3D 渲染),這張卡可能會成為瓶頸,需考慮往上升級。
想在中型或較主流機殼中裝入具不錯效能的卡,而非極致高階卡。
以遊戲為主,主要玩 1080p、甚至 1440p 的遊戲,希望開啟光追或部分高畫質設定。
兼顧創作工作(如剪片、3D、加速軟體)但不追求極端頂規效能。
需要比較穩定、散熱與耐用性的方案,而不是純追求最高 FPS 的極限卡。


